就像家明,在父母長期控制下,導致了厭學、輟學,想要逃離學習,想做背包客以逃離父母的控制。
其次,找不到學習的樂趣。
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,體驗不好。比如:
沒有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;
學習過程枯燥乏味找不到樂趣;
遇到學習困難沒有得到及時幫助,從而產(chǎn)生挫折感;
學習過程中被家長挑錯、打罵,被老師批評等;
父母對孩子學習要求過高、過嚴,讓孩子負擔過重,心里壓力過大等。
這樣,孩子就會覺得學習讓自己痛苦,自然就會討厭學習、逃避學習。就像留言中的那位女生,因為學習,她被老師投訴、被家長打罵說教,怎能不厭學?
當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厭學后,怎么辦?
改變自己以往的做法,不要一味地給孩子施壓,否則孩子只會越來越逃避學習。
首先,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,了解孩子的想法。尊重孩子,看見孩子,才能真正打開孩子的心結,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和壓力。
其次,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意義,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。只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和目標,孩子才能在內心產(chǎn)生學習的動力。
然后,家長要接孩子的改變是一個過程。這個過程或許十分漫長,這需要家長的長期的耐心和堅持。
最后,要接受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。就算他現(xiàn)在不走學習這條路,也相信還有其他合適的路。而不是強迫孩子改變,按照家長的意愿行動。這只會導致孩子更大的抵觸。記住,這期間,你任何強迫只會產(chǎn)生反作用。
如果你的任何努力都沒有效果,那就只有尋求專家?guī)椭?,但這也并不等于家長可以甩手不管,你要用愛與耐心來陪伴孩子,并積極配合專家與孩子的一切,做好打持久戰(zhàn)的準備。
最關鍵是,家長自己要成長,才能擁有力量來引領孩子成長。因為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理念與引導,關鍵取決于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。如果家長自身沒有能量,教育理念得不到孩子的接受和認可,是無法有效地引導孩子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做再多的努力也沒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