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人民教育家"于漪老師多次大聲吶喊:是育人還是育分?
激發(fā)孩子學習的愿望和興趣,促進孩子的發(fā)展,才能真正的走向素質(zhì)教育。
前蘇聯(lián)教育學家斯卡特金也認為:教育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其實,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,能有效的提高孩子的成績。
01 學習有興趣的孩子,成績往往更好
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:孩子很努力的學習,可成績卻不見起色。
這種看似很努力,實則是"死讀書",被動的學習,而其結(jié)果往往是低效的。
人格心理學家阿爾波特(Allport)認為人類有一種"自主性功能",就是興趣,興趣是感情狀態(tài),而且處于動機的最深水平,它可以驅(qū)策人去行動。
古人也說:"教人未見其趣,必不樂學。"
孩子天生的好奇心,是探索世界的動機。
沒有興趣的學習,會耗干孩子的動機,很會就會厭學。
正如愛因斯坦所說:"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"
有家長認為,那些除了上課時間以外,都沒有學,成績卻還是很好的孩子,是天生聰明智商高。
其實不然,看不見努力成績卻很好的孩子,往往學起來很有興趣,很快進入專注的狀態(tài),上課也就輕易不會走神,課上學習效率高,成績自然好。
李柘遠,福建歷史上第一位靠自己考取耶魯大學,曾被汪涵邀請到《天天向上》做分享。
2016年,李柘遠考上哈佛商學院:
美國SAT一次性獲得滿分;
托??嫉?16分(滿分120分);
獲得55000美金的大學四年全額獎學金。
他分享到:想要考上名校,拼時間、拼蠻力是不行的,他必須學會高效學習。
想要高效學習,必然離不開富有興趣的學習。
可見,學習有興趣,學習成績往往更好了。
就小學生來說,對一門課程感興趣,會激發(fā)他的好奇心,并且進行自主性的探索,從而積累豐富的認知,理解和鏈接相關知識,不僅會使他的學習效率提升,而且會大大地改善學習方法,從而提高學習成績。
02 逼孩子努力的學,不如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
很多家長都進入一個怪圈:"逼"孩子努力學,越努力越低效。
反觀,那些有興趣學的孩子,從來都是積極主動的,學習成為一件開心愉悅的事情。
對于一名中學生來說,對物理感興趣,就可能激勵他積累各種物理知識,研究各種物理現(xiàn)象,為將來研究和從事物理方面的工作打基礎,做準備。
更重要的是,孩子的這種精神愉悅,會產(chǎn)生一種正向激勵,從而進入不斷的渴望提升自己,不斷的需要學習知識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孫儷就曾經(jīng)分享,女兒放學回家,因為沒有作業(yè)而不開心。
還記得那個"逆天"的學霸王端鵬:
2004年的山東省理科狀元,高考750分滿分,他考了749分!
他的理科綜合獲得了滿分300分;數(shù)學149分;語文138分;英語142分,單科成績均名列全校第一!
按照加分規(guī)定,由于他曾獲得國家奧賽一等獎,總成績增加20分,達到749分,與滿分750分僅差一分。
王端鵬絕不是"書呆子"似的"死讀書":
他喜歡籃球、羽毛球等體育運動,熱心班級工作,還是學校各類辯論賽的骨干;
他喜歡閱讀課外書,愛鉆研問題,對近代物理學、文學、軍事都很感興趣。
03 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,從4點入手
那么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,家長應該怎么做呢?
1.從生活入手,養(yǎng)成觀察的習慣
于漪老師說:生活是學習語言的海洋, 時時關心, 處處用心, 對語言感悟的能力必會大大加強, 興趣也必然倍增, 對語言文字的求知欲也必然日益旺盛。
達爾文起初,對動植物和地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等,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,從而對自然歷史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,才能著作《物種起源》。
要養(yǎng)成觀察的習慣,具體可以這么做:
· 從最簡單的數(shù)字觀察開始,比如花瓣有幾片,螞蟻有幾條腿······· 生活中的色彩往往最能吸引孩子,而對色彩的觀察,能從變化中激發(fā)好奇心。
· 要遵循一定的觀察原則,比如從下至上的原則,觀察一個人,先看鞋子,最后看臉。
· 隨時記錄,把觀察到的或?qū)懟虍嬒聛?,才能不斷的積累。
2.從情景模仿入手,激活想象力
哲學家狄德羅說,"想象,這是一種特質(zhì)。沒有它,一個既不能成為詩人,也不能成為哲學家、有思想的人、一個有理性的生物、一個真正的人。"
一個缺乏想象力的孩子,沒法有趣味的學習,也沒法對學習感興趣。
要激活孩子的想象力,家長通過情景模仿,和孩子分別飾演不同的角色,讓孩子去感受和想象。
3.從情感價值入手,喚醒孩子文化教養(yǎng)
"有文憑,沒文化"、"高學歷的野蠻人",正是缺乏了正確的價值觀、人生觀。
而一個人缺了文化,就很容易"劍走偏鋒"誤入歧途。
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:"愚昧的人之所以區(qū)別于聰明的人,根本在于他不具有判斷力。"
家長要以身作則,堅持"育人先育己,育人要育心"原則,喚醒孩子的文化素養(yǎng)。
4.從思維方式入手,養(yǎng)成提問的習慣
楊瀾《一問一世界》中說:提問,是人類智能的重要標志。提問,也是我們個體生命獨立思維的表現(xiàn)。
養(yǎng)成提問的習慣,家長具體這么做:
· 讓孩子時刻保持"生疑"的邏輯思維,引導孩子提問"為什么"。
· 和孩子一起分析,掌握基本的演繹和歸納邏輯,提升孩子的判斷力。
· 引導孩子自我反思,形成批判性思維習慣。
最后,總結(jié)一下:
1.學習有興趣的孩子,更樂于學,成績往往更好。
2."逼"孩子努力學,不如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,能有效的提高成績。
3.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,從4點入手:生活上,養(yǎng)成觀察的習慣;情景模式中,激活想象力;情感上,喚醒孩子的文化教養(yǎng);思維上,養(yǎng)成提問的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