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正序看貼
  • 倒序看貼
找學校

我們都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??墒?,現實往往事與愿違,孩子不愿意學習,一提到學習就很暴躁,家長很頭痛,現在我整理了幾條方法,解決這一難題:

1.學習動機:

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,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、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。

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,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,人還有愛和歸屬、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。作為學生來講,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,如果,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,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。

從行為主義的角度,如果在學習中,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,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,厭學也就無從談起。

2.自我檢討:

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,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,孩子調整的同時,父母要積極配合,找到自身的問題,與孩子一同成長。

縱觀當前教育問題的方方面面,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家庭教育環(huán)節(jié),人一生中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最長,很多影響我們成長的人際規(guī)則、生活和學習習慣都是在家庭教育階段開始形成的。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習慣養(yǎng)成對于孩子未來發(fā)展的作用至關重要。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,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問題的反映。父母的說教、對成績的無限強調、對學習動機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惡。因此,改變孩子的同時,父母也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積極的加以調整。

3.學習本質:

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,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,關注學習過程本身,而不是為成績所累。

很多時候,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,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,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。這樣,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。此外,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,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,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,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,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。

4.培養(yǎng)習慣

一個習慣的養(yǎng)成不容易,但是養(yǎng)成一個好的習慣很是重要,所以父母如果要多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的良好習慣,如果不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的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。

很多的事實證明,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,可以主宰人的一生。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(yǎng)開始。

習慣養(yǎng)成關鍵在頭三天,決定在一個月。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,讓孩子在習慣養(yǎng)成中發(fā)揮主人作用。

5.引自主學習

吸引孩子熱愛學習、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,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。

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,背后一定有原因:是沒有養(yǎng)成良好的學習習慣?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等等,找到背后的原因,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。

“愛學”是“會學”的前提,而“會學”是“愛學”的保證,“會學”才能“學好”。

6.親自示范

很多時候,孩子是盲目的,無序的,沒有辦法去完成好學習,所以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。這個時候,家長不要貪玩手機,而應該親自示范,告訴孩子學習的方法。這樣孩子的學習才會輕松,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。

永遠不要忽略了示范的作用。

7.環(huán)境因素

如果讓孩子總是和習慣差或成績差的孩子一起玩,那么近墨者黑,孩子也會受到影響,是不可能變優(yōu)秀的。要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,首先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,應該讓他結交習慣好的,成績好的同學。永遠不要忽視了榜樣的力量,讓更優(yōu)秀的同學去引領自己的孩子。

8.及時獎勵

這世界上很多人喜歡找別人的缺點,家長也不例外,很吝惜表揚。其實孩子很多時候都做得很不錯,而家長卻只顧著挑毛病,而忘了表揚和獎勵。找缺點是為了讓孩子更優(yōu)秀,及時獎勵是為了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。只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進步,這樣才是真正的原動力,就像一顆種子在心中發(fā)芽。比如孩子書寫變好了,寫作變好了,家長就應該及時表揚。

9.拒絕標簽

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貼標簽,如“你就這樣了”“你只能考這點分”“你就是差生”“我不會再相信你的成績了”……孩子就是一張白紙,就看家長怎么去畫。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壞的標簽,這樣會讓孩子的信心受到重創(chuàng),也不要“翻舊賬”,這樣孩子也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,只會一味地反抗,反抗,反抗!有時候,孩子不愿意學習,可能是因為家長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傷害他的話,讓他的心里產生了一大片陰影,永遠揮之不去。

孩子一開始是善良的,誠實的,單純的,家長只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,一切都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,何愁孩子厭學呢?

10.換位思考

有些孩子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,他們不知道父母的艱辛,也不懂得學習的意義。不妨進行“角色扮演”,讓孩子扮演“家長”,家長“扮演”孩子,然后模擬寫作業(yè)的情景。在寫作業(yè)的過程中,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苦衷,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。還可以讓孩子扮演“老師”,家長扮演“孩子”。在角色的扮演中,開闊的孩子的視野,發(fā)現生活的無限可能,找到學習的意義。從而,讓孩子發(fā)自內心地愿意學習,為家庭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
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?!弊鳛閼獙Γ覀儜撆c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,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,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,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。學習方法的指導,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,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。

趕緊回復一個吧,可以獲得積分噢!
本貼共有0個回復,點擊率53回到『厭學』
發(fā)表回復
也可按Ctrl+Enter提交!
回到頂部